首页
论坛
社团
我的

ADSKN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陆

【整活儿流大作业指北】一个有点意思的课堂展示制作教程

[复制链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0: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马上注册加入论坛,获取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说些废话的前言
大家好,我是一只执着于整活儿一线的猫头鹰。
大学三年多,至此修完了全部的课程,中间上过各种各样的课程,但无一例外,大多数老师都会布置一些课堂大作业。有小组的,也有个人的,小组为主吧。
在这三年的整活儿因子催促下,我逐渐把这种课堂展示看做是自己平淡忙碌生活中的一种不可多得的创造和调节,虽然在其他方面上算不上十分优秀,但于大作业一脉,却有着自己的一份理解。
凭借十分突出的折腾整活儿能力,我和各位学弟学妹混在了一起。他们中的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工商类的同学,被小组大作业整得比较……emm。
于是在此,便整合一下自己的思路,将我的技巧分享给大家,给大家的课堂展示提供一种参考性的思路。
不过先说好,我这个风格确实比较个性,并不是太好驾驭。仅为那些同样喜欢整活儿,弄点有趣的东西的朋友们一点参考,大家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形成自己的风格。
本篇攻略,我将分为三个大部分来讲述。第一部分讲文稿,文稿作为整个展示的核心,总体决定着你的后续制作、辅助内容和展示效果。当然,有的同学确实不喜欢有文稿,喜欢即兴发挥,那其实此部分的帮助不算很大,搭嘎总体的思路和细节的技巧也可以看一下。
第二部分讲PPT,这个让无数同学觉得贼麻烦也没必要的点。说实话,现在大家会玩PPT的看到的确实不多,一款不错的PPT完全能为你的整个展示效果加分,而一个明显踩雷的PPT将让整个展示效果大打折扣。在此部分,作为我修炼的主流之一,我将尽可能详细地为大家讲一下PPT制作的雷区和较优解法,希望更多的人重视PPT,将它看做一个可以傍身的技能。
第三部分,综合讲述整个大作业的布局、组织、制作和展示。上两个部分没有讲的部分都会扔在这里。顺便应该会放一些平常我用到的资源和工具。
随缘更新,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 +10 一般等价物 +17 蜜柑 +3 收起 理由
natural + 5 赞一个!
YuPanCalled + 2 + 2 牛逼666
Chao_Bei + 10 + 10 + 1 牛逼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壹·文稿
    文稿,很多人并不习惯拥有的东西。在我看来是支撑整个展示的精髓所在。请注意,这里确实说的是“整个”展示而非“整场”展示。就是说,除了上台的那一“场”,中间整个的设计、制作,有了文稿,绝对会让你和你的队友们极度舒适。
    整活儿流的文稿是什么样的呢?大家可以去参考一下B站抖音那些做小科普、杂谈、观点类的视频,我们要做的,就是比他们更跳一点而已。下面,我将分点和大家讲一下文稿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0: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一、误区
之所以先讲误区,因为如果大家没时间去消化剩下的内容,那可以根据“误区”的踩雷先把自己讲稿的一些减分项删除,方便快捷。常见误区如下:【建议掌握】
1、百度牛逼

释义:指直接将选题输入百度搜索框,把上面的内容复制粘贴到讲稿上作为讲稿。https://lmbtfy.cn/s/AcSJz1rT_o←不不不以上是错误示范!

要命点:上面的东西应该明显是风格不统一的,而且大多数没有口语化的特点。讲的时候八成会因为不熟悉和过于别扭的语言风格而不适应,造成一种呆板的念经感。当然。如果你在复制的时候直接ctr+CV,一般来说整个word文档的格式会变得一场奇怪……

破解法:很简单嘛,拿来改一下就好嘛。改的时候注意:①改成自己的展示风格,改变表达,调换顺序等②长句变短,一定要口语化 ③注意删掉一些明显的“时间性”和“政治性”错误④别直接搜选题,搜一些例子之类的。整个稿还是要自己的东西多一些。

2、过长的过短
释义:指自己的稿件内容看起来很长很长,但其实通篇都在讲一个人的一个故事。(别说什么老师就要求讲一个,合理发散老师会很喜欢的)
要命点:一个事情讲的过于详细,一个是会主次部分,一个是会让大家没有太多要听的兴趣。试想,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全在听一个毫无波澜的故事,是啥感觉……如果事无巨细全盘陈述,你的其他辅助展示工具也不是非常好做。
破解法:如果非要讲一个故事,那就一定要切层,分成几个阶段几个部分,而且最好加一点延伸发散的内容,即:根据你的核心人物/事件,你能想到什么话题。关于“延伸”的详细技巧,下面也会讲。
3、散打天王
释义:整篇稿件过于松散,没有明显的结构、进度,情绪线过于平淡或紊乱。

要命点:这个其实是一个高级误区,大多数情况下,新手可以不用考虑这个。这个要命点就在于,一旦大家都是神仙大家,散打而没有核心的内容明显会让大家觉得“有点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就是说不出来”。当然,大家都喜欢有设计感的稿子,不是吗?

破解法:结构意识开始就要有,文稿形成前一定要有整体谋划,最好进行框架的思维导图梳理。
其实,如果大家能避开上面的误区,就可以做到:结构、节奏通顺舒服,整体布局张弛合理,稿件风格适合演讲、符合自己,已经很不错了,不过,真正的好戏,才刚刚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0:58: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本帖最后由 d小猫头鹰 于 2022-3-26 11:05 编辑

    二、选题
   
了解了几个误区之后,那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真正一篇整活流文稿从开头到结尾应该怎么去弄。在最最开始,大家要面对的,一定就是“选题”了。
   
一般来说,大家面对的选题,主要会是以下两类:
    1
、大范围型:全班一个大主题,剩下的全看自己。这种选题相对自由度最高,较为灵活,广大的范围会让你们有不错的素材收集点,和另辟蹊径点。但是麻烦的是,很难确保其他小组和你们不会想到一块去。一旦撞车,那就真的是拼实力的时候了。(不过不用太过担心,一般来说,为了防止撞车,很多老师都会事先收集选题。)在这样的选题类型里,重要的,是定一个精确的选题,这里就看个人喜好了,但是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素材收集的难易程度。当然,我习惯直接以大选题作为选题,切分几个角度进行综合性展示。
    2
、固定型:老师提前弄好了一堆选题,大家摇号分配或者自己去选。这种选题对预备期(还没开始)比较轻松,毕竟该讲啥已经告诉你了。但是这种选题的随机性也比较大,明显有的好讲有的不好讲。面对这种情况也不要慌,越小的选题越是能有做出惊艳效果的潜力。重要的是,根据你们的选题进行一些相关角度的联想,多联想一些能够说的点。
   
具体选题是大是小,每个老师有不同的偏好。大选题找精确,小选题做广阔,这是我们选题的要义所在。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选题内容来对选题进行划分,大概分为以下类型:(我见过和听说过的)
    1
、非课程相关型:让你讲一讲你读的书、喜欢的人啊啥的(不是那个喜欢),这些往往比较轻松,理智的选择是不要耗费太大精力。
    2
、思政型:思政话题,一般出没于思政课/班级中队活动。整活儿流在这里的发挥可谓是一股清流。注意:严肃的思政一样可以有多彩的内容,只要不碰红线,那整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也可以的。这里的要点在将高高在上的理论知识,看到它们在生活和时代中的应用。
    3
、话题型:较为广泛,选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进行谈。要点是“见多识广”,多用例子去支撑。这里是整活流最能发挥的地方,大家可以放肆地夹杂私货,把它做到能在B站发表的样子。
    4
、学科知识型:最麻烦的东西之一,常常是所有组,一组做一个知识点的展示,然后就当教学辅助。这种类型,知识点可能比较小,甚至一句话就能讲完,所以我愿称之为难度最高的类型。遇到这种,一定要先自己把目标学会,然后充分讲述知识点本身、应用、题型,还有根据知识点的关键词发散的内容。(见下,发散延伸部分的技巧)
    5
、产品推广型:很遗憾没有遇到过,这应该是工商类同学们比较喜欢的内容。我的思路是 按照产品发布会去做。有待探索。
    6
、答辩型:答辩还是很常用的。答辩文稿的风格在于“短小精悍”,对结构的要求达到了所有文稿的巅峰,简单而言,多谈谈自己因为什么,做了什么。如何做的,过程如何,得出结论。
   
了解了不同选题的类型和方向技巧,下一步,就是把“选题”转化为你的“标题”和“主题”了。【建议掌握】
   
所谓“标题”,就是说你别傻傻地把你的选题直接打在文稿PPT上,一定要记住,你在“整活儿”。充分发挥你的文采,将标题换一种方式表达,或者,只说标题的一个“小侧面”、“核心”。
   
干说难受,直接上例子感受:
   
选题:明星是否有义务成为道德楷模。标题:被簇拥至道德的塔尖——明星是否有义务成为道德楷模。
   
选题:中国单身状况调查。标题:今天,你“单身”了吗?
   
选题:博物馆文物、博物馆文化。标题:博物馆:走上传承与创新之路
   
选题:哈耶克和萨缪尔森的经济思想。标题:直尺上的两点——无形之手驾驭者VS新自由主义天字一号皮条客
   
选题:价值转化为价格。标题:价格:价值成精了!!
   
如此,起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是万事的开始。常用技巧有:双标题(主副标题、冒号解释),类比比喻,流行语句式改变……
   
而“主题”,则是代表你讲的核心内容,这里就要精简、概括。最好转化为几个字或者关键词的形式,然后,根据这些关键词,说一说你能通过这些关键词联想到什么其他关键词(对就像幼儿园小学那样)。请一定注意好这些想出来的关键词,通过一定的逻辑把他们连接起来,他们将成为你整篇文章的内容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三、写作框架
    大致了解了“你要做什么”之后,接下来就可以正式开始我们的文稿书写了。我在写东西之前,只要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心意来的稿子,习惯先写一个大纲。这时候,思维导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先把“要写什么”列出来。
    大纲咋写?这就涉及到整活流大作业展示的精华内容之一:文章结构(框架)。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用一下高中语文作文的思路试一试。请大家回忆一下,高中作文的时候,自己都是怎么写的。
    有同学会想,自己是随性发挥的,而且每次写的很顺畅——这样的同学,往往直接按照自己的风格打就可以的了。须知:形成自己的展示风格是最重要的。对这些同学,只需要在自己想要的地方插入一些素材,然后在具体文稿写作的时候多打磨下语言即可。
    也有的同学说,自己其实就是背的模板——对于这些同学,其实我也总结了一套浑然天成的文章结构。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去写,那就按照这个套路进行是非常省力的:【建议掌握】
    0、开头:事例引入。讲一个主题有关的故事,先把大家的兴趣集中起来。继而讲出主题、中心。
    1、Part 1:剖析事情本身。就针对主题,进行通俗化的分析、自己的理解、讲故事。
    1.5、过渡段,转移话题。
    2、Part 2:剖析事情的另一个方面。这个可以自己设计一下。可以采取一定的逻辑套路,如:是什么为什么,横向纵向,正面反面,表面深入……同样,进行自己的通俗化分析、理解、讲故事。
    2.5、过渡段,转移话题。
    3、Part 3:延伸内容。(一定重视,这一点往往可能成为最能发挥的!)将你的主题总结为一个关键词,并根据关键词进行探讨/将关键词的相关词(进行联想,由这个词你能想到什么其他词呢?)进行探讨。从对基本问题的探讨变成对关键词本质的探讨。
    4、总结收束。分为两个部分:总结部分,即用一条线将你的内容串联起来,简要讲述一下。收束部分,开始文绉绉升华。将你的主题尽可能拔高到一定的层次,饱含感情地写出来、讲出来。(建议写的时候听一点代入感的音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角度:
    爱国爱党爱人民,祖国发展要腾飞。华夏文明千百载,今朝风流我辈来。学科发展历悠久,当代社会面挑战。人类文明多辉煌,思维意识身存在……
    总之,多么牛逼怎么说。但也得讲逻辑,在正式升华之前,还是要加一句过渡的。如果实在感觉不知道,我常常用如下的句式:
    XXXX,不过/但是,XXXX(升华)
    无论XXX,可以确定的是,XXXX(升华)
    总之,XXXX(升华)
    我们也很清楚地看到,XXXX(升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1: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四、具体内容
   
好吧,啰嗦这么多,是时候和大家说一下如何去写具体的内容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根据上文中的结构框架进行构造的。那让我们先分步讲一下。
   
第零部分:开头
   
开头,作为大家的第二印象(第一印象是你的亮相和首页PPT展示)。一般而言,是最应该抓住大家兴趣的地方。请大家想象一下,这节课老师要让同学们大作业展示(或者轮到你了),在前面一堆又红又专的PPT之后,终于到你了。这时候就需要一定的设计来吊起大家的兴趣来。
   
我们比较常见的炸雷开头,其实就有一种:
   
“老师好,大家好,我是第X组的成员,今天给大家讲一下XXX。”(此刻沉默一小会儿)“我们组的成员有XXXX”。
   
这样的开头,除非你有足够花哨的配合展示内容或足够的感情,否则大家只会确定了自己可以继续摸鱼了(认真听课堂展示的确实是少数)。虽然能让老师清楚地知道你是谁,哪个组,选题是啥,但老师对你的展示也就相当于完全有准备了。
   
这里,我推荐大家使用一种开头方式:讲故事。
   
事实上,继续看下去,你会发现,本部分的所有内容,都是“讲故事”——极少数人愿意听你单纯的理论叙述,上台展示,大家还是喜欢“下里巴人”型。讲故事是最好的选择。很残酷的一点是,除非刻意设计,大部分展示都是“管你最终讲了啥,自己讲爽了,大家听爽了就行(甚至还会选择性忽视掉你讲的一些bug)”。
   
这个故事,当然是跟主题相关的故事。保险点可以选择近期社会的热点内容,或者讲自己经历的一些小事情。戏剧一点,可以讲梗讲段子。整体风格诙谐一点,就像约着同学出去压操场吹牛侃大山一样。
   
比方说,讲价值转化为价格的政治经济学内容,我讲了我刷到过的一个弔图段子;讲明星的道德问题,我妹自然而然想到了最近娱乐圈让人大跌眼镜的各种事情;讲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我讲了疫情之下某国的骚操作,由此延伸出面对经济社会危机时经济学家的处理方式;讲博物馆传承创新,我翻相册翻到了六七年前玩的故宫博物院发布的文化游戏……破除传统开门见山讲核心讲目录,采用这种方式能给人一种极强的代入感。下面给大家放一段具体的文稿,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我讲这些时候的情景:(其实主要想来发弔图)
   
前几天,一个无比正常的夜里,我正躺在床上刷梗图。在一个“资本家专栏”的图层中,好巧不巧看到了有位老哥发了这么一个帖子:  
      
原材料涨价,销售冠军合同签得太多反而让公司血亏了一把。话说这位同志也确实憋屈。明明是市场惹的事儿,结果因为成本的事情让自己无辜躺枪;明明是非常勤奋的打工人,瞬间变成了公司的“罪人”。这没办法,也没法找谁说理去。在感叹不公的同时,现象背后的问题也确实值得思考。市场的波动,成本的上涨,利润的下降,这一切和资本主义背景下的交易市场有着极大的关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马克思对于价格有着一套独特的解释,走进政治经济学的价格决定理论,我们也许能发现更多。
   
前面讲故事内容,后面点出中心,真的十分简单凑字数的高性价比方式(虽然不是最高的),真的屡试不爽。
   
第一二三部分:主要内容
   
完成开头,我们就直接进入我们的核心内容吧。有人会觉得,不介绍一下目录让逻辑清晰一点吗?其实大家完全可以把“目录”以进度条的形式放到每一张PPT里,讲稿部分刻意讲反而会割裂整体。
   
讲主要内容部分,我们也要用到我们的“法宝”:讲故事。
   
故事分为三种:大段的单个故事,要求注意细节;多个小案例排比,要求有递进/对比;数据展示,要求有代表性。三种“故事”以第一种为主。只不过在这里我们要分一下情况。有些内容、主题、学科比较方便我们讲故事,比方说国家安全主题、明星道德主题等文化与社会一类主题,这种明显你不放个例子自己都心疼的主题;也有党政理论、劳动问题等偏理论一点的主题,这种类型就需要你先把要说的核心内容说一下再去找相关例子;最麻烦的是纯学科理论知识类的主题,这种东西避不开要大篇幅讲理论。
   
对于前两种,我们比较好对付。记住,先以最精炼的语句讲一下理论内容,然后根据主题话题,百度故事新闻,删减改风格即可。对于纯理论内容,就需要我们把理论展开来讲。记住,展开和大篇幅来讲,也不是让你直接复制粘贴百度百科的内容来读,你需要做的,是自己先get到理论的核心内容,再用最精炼、最通俗的语言把他们讲出来。在这里,你可能很难讲很多故事,但我们可以讲一点“小故事”:玩梗。先找一找所讲理论有什么案例体现,再在其中加入一些小梗小吐槽,稍微掺杂私货进去,会有很大的效果。严肃的内容要用其他方面的活泼来调和嘛。在我们讲不同类型行业的剩余价值的时候,我们把原来的“重工业、食品行业、纺织行业”替换成了“荒坂集团、旭东奶业和品如服装”。讲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我们用统计学和资本论的雨课堂小测来类比。将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能力是一种技能,将单调的知识寻求通俗化的表达(说人话),找到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一种技能。而这两种技能,能帮助你在纯理论的展示中发挥极强的战斗力。
   
补充一下,很多同学还是不知道应该讲什么。这里就请出我们展示的另一大法宝:“联想”。
   
所谓联想,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平日的信息圈子和涉猎。其本质是寻找核心、发现联系、建立联系的过程。自己平常刷的视频、看的文章,甚至看的电影、书籍,都能成为我们的故事来源。
   
实在不行,可以先提炼出你这一段要说的核心内容来, 然后再去百度一下相关故事。拿到故事后,记得一定操刀进行大幅更改。这里,大家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做短视频的工作者,以这种风格去更改。
   
上例子:
   
查找的资料:
   
1.“蒜你狠”是2010年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这是源于大蒜疯涨超过100倍,价格超过肉和鸡蛋的现象。当时由于天气等因素,农产品供应降低,并且当时流感疫情四起,国内盛传大蒜有防甲型流感的功效,需求也大幅增加了,导致大蒜价格大幅提高。当然,在大蒜价格上涨过程中也不乏炒作成分。给当时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通货膨胀的影响:货币贬值,物价上升,影响国内人民消费水平,影响进出口。
   
形成的文段:
   
2010年,有一个词,荣获当年十大网络流行语。“蒜你狠”。其标准定义如下:指当时大蒜价格疯涨100倍,价格超过肉和鸡蛋的现象。在互联网刚刚发展的那是,上网冲浪的人们采用了独特的形式记录这种现象。(蒜你狠的歌曲视频)
   
至于价格疯涨的原因,自然有很多。天气原因影响产量的因素之外,社会和市场对大蒜的炒作因素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蒜防流感”的社会论调与行内大户的刻意囤货抬价,都让价格背离了价值,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到了无数国人。时至今日,各种刚需产品,尤其是农产品的价格反常波动也时不时出现在新闻视野和父母的谈资之中。
   
除了这种偶然事件,还有一个事情,也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发展。通货膨胀。这个字眼自从纸币被发明的一刹那,便更加剧了人类欲望和社会现实的矛盾。一定的通胀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恶性通胀带来的物价过快、过高上涨,购买力甚至货币体系的崩溃,对社会,带来的则是巨大的创伤。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印钱大王 津巴布韦了。2009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最高达89700000000000000000000%,这不是几个达不溜的事儿,它最多面值高达100兆亿。什么概念,一麻袋的钱,可能也买不来几个麻袋,最后干脆用其他国家的货币来结算了。出这种事能怎么办,抹去一堆零发行新币呗,但是就算这样,也逃不过货币贬值的趋势,知道今天,他们已经反复推出了六个版本的钱。货币贬值、更换货币所带来的的社会价格体系的崩溃—重建轮回,不仅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更是让整个国家的市场极为混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本部分的整体结构,就是先叙述一下你的核心内容(几句话)。如果并非理论性的,则开始将故事,如果理论性强,则先通俗化讲干货,再讲相关故事。
   
第四部分及以后:收束和结尾
   
其实这一部分在上篇已经提过了,现在简单总结一下:用简短的语句总结全文的核心内容及各部分的核心,针对核心内容发表下自己的感叹,(可选:照应一下开头),升华核心,将足够的感情注入内容,进行最后一波攻势。
   
顺带一提,最好在文章的最后,可以一句过渡,然后丢出一个牛逼的金句来。啥是金句?我感觉,就是“久久回味,余音不绝”。可以收尾呼应、点题,也可以单纯牛逼。以下是我和我的朋友曾经造过的句子:
   
也许就像《三体》结局的那样,人类文明最终还是浓缩在了巨大而渺小的博物馆巨石之中,这是人类向世界宣告“ 我们来过”的证明,不仅守护着人类的过去,更守护着,人类的未来。——(博物馆篇)
   
经济学的门派之争实质上正如分布在数轴的左右的,并没有多么泾渭分明的几个点,在人类社会继续发展前行的慢慢长路之上,在相互的力量博弈和论证之间,推动着历史的渐渐前行。——(资本论篇)
   
这是他们与自我生存环境的一条抗争之路,而在这条路上,他们,一定会是自己心目中的,人上之人。——(农民工篇)
   
在这里,也希望你我,希望大家珍惜B站,珍惜这次喜相逢。这是属于我们Z世代的,独特盛宴。(这个没有刻意设计,因为后面还有必要一段)——(B站篇)
   
经济的运行,市场的起落,社会的运转,都在我们每一个人,为了自我和生活的日夜奔波之中,悄然前行。——(价值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1: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最后最后,结合结构,给大家一个干货总结性质的全文布局:
    【整体风格在于,闲聊叙述。(很重要)多讲故事,适当讲道理】
    0、开头:事例引入。(可选:自己风格的开头)。讲自己的故事/听闻的故事/段子和梗+故事和中心的联系+主题展示
    1、Part 1:剖析事情本身。讲述问题+讲述本段核心话题+讲述相关的故事+一两句话总结。中间可穿插小例子和梗。
    1.5、过渡段,转移话题。承上,启下。
    2、Part 2:剖析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如:是什么为什么,横向纵向,正面反面,表面深入……讲述问题+讲述本段核心话题+讲述相关的故事+一两句话总结。中间可穿插小例子和梗。
    2.5、过渡段,转移话题。承上,启下。
    3、Part 3:延伸内容。讲和主要内容的联系+延伸内容核心(可选择1~2个角度)+核心的每个角度用一个例子讲述
    4、总结收束。几句话总结核心和每个部分的核心+感叹一下自己讲的东西(自己的看法)+意义升华+“金句”结尾。

   
    至此,文稿的基本东西,已经差不多了。大家在了解了这些以后,可以先着力观察一下其他人做的讲稿。再改进下自己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d小猫头鹰 发表于2022-3-26 1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辽宁省大连市 移动
PDF阅读舒适版本:https://www.adskn.com/L106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atural 发表于2022-8-22 15: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 湖南省 移动(全省通用)
很有用,学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公告
  • 问题反馈请扫码加入一期核心用户群
  • [学生认证] 认证后获取生活类板块发帖权限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需要先绑定手机号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DSKN短链接收益平台 ( 冀ICP备2021002162号 )

GMT+8, 2023-6-4 09:32 , Processed in 0.59279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